甘麦大枣汤
甘麦大枣汤出自《金匮要略》:“妇人脏躁,喜悲伤欲哭,象如神灵所作,数欠伸,甘麦大枣汤主之。”具有补脾养心、安神定志之功,是“甘以缓之”的代表方。主治因心阴不足、肝气失和、五脏失养所致的以精神、神志失常类的疾病,临床上常与养阴安神、化痰解郁之方合用。
熊老在治疗抑郁、焦虑症等患者出现情绪低落、易哭时常合用此方。
①组成:甘草10g,大枣10g,淮小麦30g
②方解:
君:甘草——甘,平,补脾益气,和中缓急
臣:小麦——甘,微寒,养心阴,益心气,安心神,除烦热
佐使:大枣——甘,温,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,润燥缓急
全味药皆为甘味,体现了仲景“肝若急,急食甘以缓之”的治疗大法。全方药性平和,不温不燥,不滋腻碍脾,通过滋养与缓急,达到安神定志的目的。
③功效:补益心脾,宁心安神,和中缓急
④主治:脏躁。临床常用于治疗以心阴不足、肝气失和、五脏失养所致的癔病、更年期综合征、神经衰弱、小儿夜啼等患者。
⑤辨证要点:精神恍惚,情绪低落,无故悲伤欲哭,不能自主,敏感多疑,紧张焦虑,心中烦乱,睡眠不安,甚则言行失常,呵欠频作,疲倦乏力,舌淡红苔少,脉细微数。
图片
熊老病案举隅
刘某,女,12岁
【2024年10月18日初诊】双相情感障碍,现服用西药治疗,症见失眠,头晕,欲呕,口中有痰,欲哭,易胃痛,舌淡红苔薄白,脉滑。
中医诊断:郁证
主方:涤痰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,20剂。
【2024年12月1日二诊】服药后情绪、精神、睡眠均好转,偶有手抖,偶有鼻塞,口中有痰,时有胃脘痛。舌淡红苔薄白,脉细滑。继续予天麻涤痰汤合甘麦大枣汤,20剂。
【2024年12月22日三诊】服药后心烦易怒好转,痰少,夜寐安,舌淡红苔黄白相兼,脉滑。续服20剂。
【2025年2月7日四诊】服药后情绪明显好转,夜寐安,舌淡红苔薄白,脉滑。续服涤痰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,20剂。
组方:石菖蒲15g,陈皮10g,法夏10g,茯神15g,枳实6g,竹茹10g,炙甘草10g,大枣10g,炒浮小麦30g,煅磁石20g,龙齿30g,炒枣仁20g,丹参10g,制远志10g。
按:本案患者双相情感障碍,属于中医“郁证”范畴。肝郁乘脾,脾失健运,痰湿内生,故口中有痰;痰阻中焦气机,故欲呕、胃痛;痰浊上犯脑窍、心神,故头晕、失眠;时时欲哭,为肝气失和,久则心阴受损,心神失养所致;脉滑为痰湿内停之象。故病机为肝胃不和,痰蒙清窍,心神失养。治以涤痰汤加减,涤痰开窍治标,合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,和中缓急以治本。加煅磁石、龙齿镇惊安神,远志、酸枣仁养心安神,丹参养血活血,清心除烦。全方标本同治,共奏涤痰开窍,养心安神之功。
图片
图片
名家应用
甘麦大枣汤在临床上应用很多,医家多用本方与其他方合用,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、焦虑症、抑郁症等精神情志方面的疾病。
胡希恕老师认为,本方三药皆味甘缓急之品,尤其小麦更补心气,故治精神失常无故悲伤欲哭或神经性疾病而急迫者。但本方属补益之剂,治虚证不治实证。小儿夜哭,适证亦可用本方。
黄煌教授加减应用:
①不定愁诉甚多,脉细者,加百合30g。
②脐腹动悸,自汗,乱梦多者,加龙骨15g,牡蛎15g。
③恍惚不安、失眠盗汗、头痛者,合酸枣仁汤。
④焦虑不安、心悸多汗、脐跳者,合柴胡桂枝干姜汤。
⑤胸闷、咽喉异物感者,合半夏厚朴汤。
⑥焦虑惊恐不安、失眠多噩梦者,合温胆汤。
⑦舌红、憔悴、皮肤干燥、月经量少者,合百合地黄汤。
整理:肖秋生 巢慧滢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平台炒股,股票配资怎么玩,配资之家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