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浏览小红书时,经常看到网友调侃说湖北省博物馆是三个老男人撑起来的。起初我还以为这是什么网络新梗,后来才恍然大悟,原来大家说的是曾侯乙、越王勾践和梁庄王这三位历史人物!这个说法真是既幽默又贴切,让人忍俊不禁。
仔细想想确实如此,这三位老男人不仅撑起了湖北省博物馆的半壁江山,还都住在同一个屋檐下——主要集中在博物馆的南馆。湖北省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,由北馆和南馆组成,馆藏文物数量之多、价值之高,每次参观都让人目不暇接、叹为观止。即便我已经去过多次,仍然觉得看不够、看不完。
最近一次参观时,我发现北馆重新开放了(之前南馆开放后,北馆只能出不能进)。现在两馆之间是相通的,参观路线更加方便。记得镇馆之宝中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和郧县人头骨化石陈列在北馆,而其他重量级文物如曾侯乙编钟、曾侯乙尊盘、越王勾践剑等都珍藏于南馆。
展开剩余82%既然网友们用如此风趣的说法来形容湖北省博物馆,那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说法是否准确。首先,能在博物馆里独占一个展厅的文物,必定是国宝级的存在。目前在湖北省博物馆,只有越王勾践剑和曾侯乙编钟享有这种特殊待遇。北馆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虽然也有独立展区,但并非完全独占一个展厅。
说到越王勾践,这位越国君主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卧薪尝胆的典故。但当那把寒光凛冽的青铜宝剑从楚国贵族墓中重见天日时,人们对这位传奇君主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。这把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的青铜器精品,出土于荆州望山的一号楚国贵族墓。为什么浙江的宝剑会出现在湖北的墓葬中?学界主要有两种说法:可能是越楚联姻的陪嫁品,也可能是越国为联合抗吴而赠予楚国的礼物。
这把宝剑在90年代之前的三十多年里一直深藏不露,正所谓不在江湖却有传说,天下第一剑的美誉早已传遍天下。它曾于1973年在日本展出,1984年赴香港展览,1994年在新加坡展出时不幸受损,这个遗憾永远无法弥补。2013年8月19日,这把宝剑被列入《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》。如今它独享一个展厅的尊贵待遇,每逢节假日,慕名而来的游客总是排起长龙,只为一睹这把千年宝剑的王者风范。
当考古学家们发掘曾侯乙墓时,想必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——这位国君的陪葬品不仅数量惊人,而且件件都是稀世珍宝。作为周王朝诸侯国曾国的君主,拥有丰厚陪葬品本不稀奇,但令人惊叹的是,几乎每件随葬品都是国宝级文物,多到博物馆都陈列不下。
其中最震撼世界的当属曾侯乙编钟,它的出土直接改写了世界音乐史。这套编钟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、保存最完好、音律最齐全、气势最恢宏的青铜编钟,代表了先秦时期礼乐文明和青铜铸造技术的巅峰成就。由于规模宏大(钟架长748厘米,高265厘米,全套共65件编钟),从我第一次参观时起,它就独占一个展厅。2002年1月,曾侯乙编钟被列入《首批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目录》。
相比之下,梁庄王似乎没有特别著名的代表作。但当你走进梁庄王珍藏展厅,越王勾践剑的寒光、曾侯乙编钟的恢宏固然夺目,而梁庄王展厅里那些璀璨夺目的金银珠宝首饰更让人目不暇接。如果说越王勾践终日征战沙场,曾侯乙沉溺于钟鼓之乐,那么梁庄王显然最懂女人心——他与魏妃的爱情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。展厅中央的金钗花钿和金镶宝石镯前总是排着长队,女士们纷纷伸出手腕借位拍照,仿佛这些精美首饰就是自己的珍藏。
通过这样的对比,我们就能理解网友们的幽默了——湖北省博物馆的这三位老男人确实是镇馆之宝,说他们撑起了一座博物馆毫不为过。越王勾践凭一把宝剑就独占一个展厅;曾侯乙的青铜器多到展柜都放不下;梁庄王那些闪闪发光的珠宝首饰不知让多少女性游客为之倾倒。单是为了见识这三位老男人的珍藏,湖北省博物馆就值得一去再去。
【参观小贴士】
1. 博物馆提供免费讲解服务,志愿者讲解时间为:10:00、10:30、14:00、15:00;
2. 建议乘坐地铁8号线至省博日报站A出口,出站即达北馆入口;
3. 主要文创商店位于南馆,南北馆连接处也有分店;
4. 小件物品可寄存于北馆入口或南馆负一层,大件行李可寄存于南门或北门入口处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平台炒股,股票配资怎么玩,配资之家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